“我比雷军还小一岁,雷军都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
7月2日,三六零董事长周鸿祎在接受采访时称:“如果要造电动车,15万元以下就可以满足条件。”
随后,“周鸿祎要造15万元以下智能电动车”的话题很快就被刷屏。实际上,对于三六零造车,外界的质疑声音则是比较大的,有网友曾评价到,“如果三六零真的造车成功了,未来等红绿灯的时候恐怕还要看上一条广告”。
调侃归调侃,三六零能否成功造车也不是网友说了算。而是要综合技术以及资本各方面原因。
当然对于三六零造车,资本市场实际也没有给出太好的预期。
数据显示,自5月11日周鸿祎对外宣布将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以来,本来股价就处于“谷底”的三六零,后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下跌了8.66%。
网友的态度、资本的态度,让三六零造车的前景蒙上了一层灰。
转型造车不被看好?
雷军下场造车之后,三六零创始人、“红衣教主”周鸿祎也决定投身到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之中。
5月11日,在三六零智能汽车战略沟通会上,周鸿祎对外宣布,三六零将会正式联合哪吒汽车合作造车,同时领投哪吒 D 轮,在完成全部投资后,将成为哪吒汽车第二大股东。
宣布进军造车行业后不到两个月,7月2日下午,周鸿祎在北京三六零大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要造电动车,15万元以下就可以满足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普遍定在了20-25万元,如果真的把价格压缩在15万以内,这无疑对新能源车市场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因为价格的原因,所以周鸿祎接受完采访之后,“周鸿祎要造15万元以下智能电动车”就被市场热议。
不过,虽然三六零造车声势浩大,但市场反馈却没有小米造车那么好。
不少网友甚至发出了质疑称,“三六零宣布造车还不到两个月,车都还没出来,如何判断15万元以下就能造车?”
也有网友调侃道,“汽车价格这么低,以后可能要用看广告来补了”。
一方面是网友的调侃,另外一方面是市场的反馈。5月11日宣布进军汽车行业后,5月12日,三六零的股价就大跌超过了4%。且在之后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三六零的股价继续震荡下行,截至7月4日,股价总跌幅为8.66%。
移动互联时代掉队的三六零
为何小米、华为要造车,网友都是一片欢呼和叫好?但到了三六零这边,反馈却没有那么好呢?
回顾三六零发展史,2015年移动互联网尚未全面铺开之前,网络安全巨头三六零在互联网领域地位颇高,特别在2017年回归A股上市后,其市值最高曾达到4743亿,是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上市企业。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而至,三六零的发展也逐渐遇到了瓶颈,股价也持续出现了阴跌,当然这些年周鸿祎也不是没有尝试给三六零赋能其他的业务。
早在2012年,三六零就对外宣布跨界进军手机行业,并先后与阿尔卡特、海尔、夏新推出手机,不过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均没能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2年后,三六零又联手酷派推出三款“主打安全概念”的手机,但由于股权争夺的原因,最后三六零不得不与酷派分手。
2018年,三六零发布新款手机N7 Pro,但最后还是是无功而返,此时因为手机市场大局已定。2019年9月,周鸿祎才正式确认退出手机业务。
其后便是转型政企安全业务。从开始的“C端”逐渐向“B端”转型,三六零也是下足了功夫,但效果并不算太好。根据2020年的财报数据显示,三六零的政企安全业务收入为8.08亿,仅为总收入占比的6.96%。
多次的转型的不如意,让三六零逐渐从昔日的互联网巨头跌落到如今的第二梯队,股价也从当年的4743亿跌至目前887亿,3年多时间市值蒸发了3856亿。
造车,三六零能跑通吗?
那么,三六零造车真的能跑通吗?还是只是跟风?
答案只能留给时间。
虽说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是绝对的风口,但三六零却和小米、美的等企业有很大的不同。
在采访中,周鸿祎非常坦白地说过,“经过手机的失败之后,我们自己不能造车”,所以三六零和哪吒的合作,周鸿祎并不是真的想要造车,而是想要通过造车打响三六零智能网联安全技术的名号。
而三六零和哪吒的合作,其实并不算“强强联合”。在2020年的汽车销量统计上,哪吒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1.5万辆,在国内新能源车企中排名第五,并不是非常出彩。
数据还显示,哪吒汽车的销量主要来自B端出行平台以及网约车,C端则主要面向对公业务,个人消费者并不多。因此,三六零选择和哪吒合作造车,未来变数还是比较大的。
从手机到政企安全再到造车,当下三六零仍在尝试。不过我认为,未来造车市场势必竞争非常激烈,头部车企之间尚无绝对胜算,哪吒汽车估计也不会特别乐观。
太阳能电动汽车网讯,近日,小鹏汽车在其官方APP商城上推出了一款“鹏氪金属麻将”,这副定制麻将的售价高达1999元,除了可以通过现金方式购买之外,车主还可以通过使用积累下来的积分进行兑换,如果车主想兑换的话则需要19990积分。
太阳能电动汽车网讯,在2022年1月24日举行的长安新能源B轮融资签约仪式上,官方公布了最新的新车产品规划,我们通过规划图来看,EPA1电动平台除了已经亮相的C385车型之外,同平台的还有EPA1-C673、EPA1-三车、EPA1-四车。另外,还有一款基于EPA0平台打造的微型电动车型EPA0-A158车型。
刚进入到2022年,许多车企就对旗下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上调价格,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新能源车补贴退坡30%的影响,其次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羊毛出在羊身上,补贴减少了,所以车企当然要对旗下的新能源车型涨价了,这个也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了。但是也有像奇瑞新能源这样的部分车企承诺此次退坡不涨价。
去年12月20日-22日,分别在河南郑州与海南三亚,仅短短的三天时间就发生了两起电动汽车起火,而且这两起事故的车辆都为同一品牌车型。
但是就有这么一个很独特的车企,在这些地方总是找不到它的广告,那就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它从来不会掏钱做广告,就是这么抠。说到这里,小伙伴们就有疑问了,为什么特斯拉不投广告还有这么多人买?说的没错,特斯拉就是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