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声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
今年3月,轿车依旧领跑乘用车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轿车3月销售86.9万辆,同比增长74.2%,同比增速和销量数级均超越SUV车型。同时,当月的车系排名十分有看头,第一次有两款电动车闯入阵营,电动车侵占燃油车市场的战斗正逐步启动
4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一期产销数据情况。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国内汽车销量252.6万辆,同比增长74.9%;今年第一季度(1-3月)销量共计648.4万辆,同比增长75.6%。
近日,深圳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期间,深圳市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60%左右,至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
根据此前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北京市将于202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按照新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应引导燃油车不得占用充电专用泊位。其中,在人工辅助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内,工作人员应对充电站内停车环境进行管理,避免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影响正常充电活动。而在“无人值守”的自助式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站内,则宜采用智能化、充电停车一体化等新技术解决非充电车辆、完成充电车辆占用
近日,工信部牵头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修订讨论会会议纪要曝光,《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修订版或将于9月份发布。